2020年中日关系:平稳态势未变、不确定性凸显
2020年,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国际形势深刻变化,中美战略竞争总体持续增强,日本国内政局亦发生重大变化,中日关系面临新的局面与考验。总体上,2018年以来中日关系重回正轨,平稳发展的基本态势今年并未改变,但受诸多因素冲击,当前中日关系亦出现明显的不确定性与不安定性。
政治方面,疫情阻碍下,中日高层政治交流受到较大影响。安倍辞职后,中方积极推动双边关系平稳过渡。9月下旬,习近平主席与菅义伟首相首次电话会谈,11月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访日。中日双方高层对话得到恢复。日方亦表示坚持对华协调合作,稳定中日关系,但更加强调“主张自身利益”,并在涉我内政敏感问题上消极性增强,频繁探及中方底线。在国际多边场合,中日之间摩擦与竞争有增加趋势。
经济方面,疫情冲击下,中日经济上的利益纽带得到凸显。虽然日本政府以维护经济安全为名,限制对华投资并支持在华日企外迁,追随美西方国家谋求对华经济与科技“脱钩”,但目前为止未有实质效果。相反,疫情下日本欲实现经济复苏,更加依赖于中国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。今年7至9月,日本对华出口连续增长,中国市场成为日本经济外需最大来源。日本民间,特别是地方,积极强化与中国经济交流,期望借助中方发展红利振兴自身经济。对于中方推进“十四五”规划,建立经济“双循环”,日方亦保持密切关注。
安全方面,中日在涉海、涉岛问题上摩擦升温,紧张态势有所加剧。日方指责中方在钓鱼岛的维权行动,渲染“中国单方面强力改变现状”印象,力图展现强硬姿态。同时,日方积极强化日美同盟,增强“印太战略”的军事防务与地缘竞争功能以牵制中方,对中日安全互信造成负面影响。但日方力图避免与中方冲突,明确反对组建“亚洲版北约”。12月14日,中日防长举行视频通话,同意加快海空联络机制建设,积极构建建设性双边安全关系。
人文交流方面,面临疫情共同威胁,中日互相支持,合作抗疫,一度形成较为积极的民意互动。但疫情导致两国人员往来中断,交流项目全面延迟。日方国内涉华舆论环境趋向恶化,中日间利益矛盾与观念差异被刻意放大炒作,使得两国民意情感再度趋向负面,“认知鸿沟”反而有加深的危险。
总体而言,新形势下中日关系复杂性增强。中美战略竞争背景下,日本积极在中美间争取有利站位,联络其他“中等力量”,拓展战略空间。在美国战略控制及日本对华复杂心态驱动下,日本对华政策中的两面性仍将长期存在。需要看到,中日作为邻国,地缘政治经济与文化联系难以割裂,双方均需加强对历史潮流、国际形势及对方战略发展方向的理性客观认识,进而拓展务实合作空间,争取互利共赢。中日等国联合推动RCEP签署,共同从区域自贸合作发展中受益就是明证。王毅此次访日时就发展两国关系提出三点建议,即建立真正互信,推进区域合作,共同致力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,得到日方积极回应。这应当成为未来中日关系发展的基本方针与思路。
(卢昊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、综合战略研究室副主任)
「中国網日本語版(チャイナネット)」2020年12月30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