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莉(Melly)是一名华裔德国女孩儿,她在德国出生,七岁在中国北京开始小学生活,十三岁又回到德国读中学。今年,她参加了德国的“高级中学毕业考试”(Abitur),这个考试类似于中国的“高考”。一般来说,考试通过以后,毕业生们就可以申请大学了。但在接受中国网的采访时,梅莉却说,她的“高考”还远远没有结束。
中国网:中国和德国的教育体系完全不同,你在去德国读中学的时候遇到过什么困难吗?
我转到德国读书的时候,应该读七年级的课程。但当时已经是下学期了。由于我缺课半年,不少学校都不愿意接收我,怕我跟不上进度。后来终于上了学,发现问题其实不是很大。德国学校十年级以前的数学课程都不难,比中国简单多了。但德语对我来说是比较难的。虽然在德国出生,但我并没有学习过语法之类的知识。如果德语不好,像历史一类的课程很难听懂。
总体来说,我觉得整个衔接过程还算顺利,我的成绩一直在中等左右。而且在德国,大家也不是很看重排名,不会公布学生的成绩。
高级中学毕业考试里,你一共参加了几门考试?能否分享一下复习和考试的情况?
我一共参加了五门考试,其中有三门笔试,两门口试。由于我选的主课是数学和音乐,所以这两门考试更重要一些。准备音乐考试还比较轻松,因为考试内容就是写文章,也没什么要特别复习的,只要平时文笔好就行了。数学考试的备考过程就比较累,也没什么复习材料,主要是围绕前两年上课的笔记来准备。
对我来说,最麻烦的其实是口试。一场口试分为自选报告和老师提问两个部分。我的口试科目之一是历史,这完全不是我的优势学科,而且我也不擅长作报告,老师提问的部分就更难了。整个过程非常可怕。
考完是不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?
当然了。考试从四月份持续到六月份,这两个月都不上课,没有老师督促复习,完全靠自己。两门考试中间间隔的时间也很长。有时候就会犯“拖延症”,容易放松和散漫,这其实很煎熬。考完后,等成绩还要一个月的时间,也同样是个煎熬的过程。现在一切落定,简直太轻松了!什么事情也没有,每天晚睡晚起。
这样一个毫无压力的假期,你有什么特别的安排吗?
根据德国的传统,中学毕业以后,会有一个“主题周”(Mottowoche)的活动。这一周中,每天会设计不同的主题,毕业生们按照当天的主题来打扮自己,一起庆祝。我们的主题很多元,既包括“上学第一天”、“童年英雄”这类常规的主题,也包括“妓女”、“反社会人士”等另类的主题。还有一个传统是毕业生整蛊老师(Abistreich),就是回学校捣捣乱什么的。明天我们就要去毕业旅行了。目的地是诺瓦利亚(Novalja),是克罗地亚沿海的一个城镇。
你计划好去哪里读大学了吗?你觉得大学生活会有什么样的变化?
我想读柏林艺术大学,先学习声乐,后面可能会转学歌剧,这是我的兴趣所在。我现在也是在柏林生活的,如果在柏林读大学,生活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。不过,这也要看柏林艺术大学会不会录取我。如果不行的话,就还是要去其他的城市读书。但我今年并不申请学校,我要等明年才申请。
这中间的一年时间,你打算做些什么呢?
我要回国,在中国准备声乐考试。申请柏林艺术大学还要进行额外的艺术考试。考生需要从唱歌、钢琴、表演等五十个门类的考试中选取七门。对于学声乐的学生来说,这个专业课考试的成绩比中学毕业考试的成绩更重要。柏林艺术大学比较有名气,所以门槛也比较高。
总之,我虽然考完了“中学毕业考试”,但还不能说“高考”已经结束了。专业课考试也是一次特别重要的考试。
好的,谢谢你接受采访,祝你明年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。
「中国網日本語版(チャイナネット)」 2016年7月7日